交强险不赔偿的四种情况是什么_交强险不赔偿被保险人吗

导读:
交强险不赔的五大类情况
一、人为故意导致的损失
交强险不会赔偿因受害人故意行为引发的交通事故。比如有人主动撞车或制造假事故骗保。这些情况容易识别,交警通过监控和现场调查就能判断。保险公司发现故意行为后,会直接拒绝理赔。
被保险人故意制造事故的情况也不在保障范围内。如果车主自己策划车祸骗取赔偿,保险公司核实后不仅不赔钱,还可能追究法律责任。这种情况常见于骗保案件,保险公司会联合警方深入调查。
二、车辆及物品的自身损失
交强险只赔偿事故中对方的人车损失,不保自己车辆和车上物品。比如追尾事故中,自己车头的损坏和车内手机摔坏,这些都需要车主自己承担。但被撞车辆的维修费和对方手机损坏可以理赔。
车上人员的伤亡也不在保障范围内。司机和乘客受伤需要依靠座位险或商业保险。交强险主要保护车外第三方,这个设计是为了控制保险成本,同时明确保障重点。
三、事故引发的间接经济损失
因事故造成的营业中断损失不赔。比如货车相撞导致运输的蔬菜变质,货主因此产生的利润损失。商店被撞坏暂停营业的损失同样不赔。这些间接损失很难准确计算,所以不在基本保障范围内。
物品贬值损失也不在理赔范围。比如新买的汽车被撞后,即使修好也会影响转卖价格。这种价值差额保险公司不负责,车主可以通过专业机构评估后向责任方索赔。
四、违法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
无证驾驶发生事故不赔。这种情况包括从未考取驾照,或驾照过期未换证。保险公司会核查驾驶资格,发现不符立即拒赔。但会先垫付伤者抢救费用,事后向驾驶人追偿。
酒驾毒驾属于严重违法行为,交强险同样拒赔。血液酒精含量超过80mg/100ml就算醉酒驾驶。这类事故造成的损失,驾驶人需要全额自掏腰包赔偿。
五、纠纷处理产生的各类费用
事故引发的法律费用需要自担。包括法院诉讼费、律师代理费和事故鉴定费。这些费用属于事故处理成本,不算直接损失。当事人需要自行承担或通过责任划分协商解决。
车辆被扣期间的停车费、检测费也不在理赔范围。这些属于事故处理程序中的必要开支,需要车主先行支付。如果责任在对方,可以在后续索赔中要求补偿。
不买交强险的严重后果
未投保车辆上路会被交警扣留。执法人员通过系统查询就能发现保险状态。车主需要补缴保费并支付双倍罚款才能取车。比如应缴950元保费,罚款就是1900元。
发生事故后车主需自行承担赔偿责任。没有保险分担风险,小额碰撞可能掏空积蓄,重大事故更会导致倾家荡产。法院判决的赔偿金必须用个人财产支付。
购买交强险的正确流程
带齐证件到保险公司办理。需要准备身份证、车辆登记证和上年保单。续保车辆还要提供验车照片。工作人员会核对车辆信息,确保与行驶证完全一致。
如实填写投保单很重要。车辆用途要区分家用或营运,改装车要说明具体情况。信息不实可能导致理赔纠纷。保费会根据车型、历史记录和地区差异计算。
申请理赔的注意事项
事故后要立即报警并通知保险公司。48小时内报案是多数公司的时限要求。现场照片要拍全景和细节,包括车牌和损伤部位。有人员伤亡要先拨打急救电话。
完整的材料能加快理赔速度。需要准备事故认定书、医疗票据、修车清单和银行账户。小额案件3个工作日内就能到账,重大案件不超过1个月。
特殊情况下的救助措施
救助基金可垫付严重事故的抢救费。当肇事车没保险或逃逸时,医院可以直接申请基金。后续会向责任方追偿,保证伤者及时获得治疗。
对保险公司拒赔有异议可以申诉。收集新证据后向银保监会投诉,或通过法律途径解决。要注意12个月诉讼时效,重大案件可延长至3年。
(全文共2180字)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