交通事故定全责有什么影响

导读:
被撞就要赔全部?交通事故全责的五大后果
一、全责认定后的三大法律责任
发生交通事故被认定全责时,当事人要面对三种不同的法律责任。交警开具责任认定书后,赔偿纠纷处理才算真正开始。
第一种是赔钱的责任。按照《道路交通安全法》规定,全责方要支付对方所有合理花费。这包括医院治疗的钱、不能上班的工资损失、请护工的费用、来往医院的打车钱、外地就医的住宿费、住院期间的伙食补贴、身体恢复需要的营养费。如果伤者落下残疾或者去世,还要支付残疾赔偿金或死亡赔偿金。
第二种是被处罚的责任。交警部门会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处罚。常见的有罚款五百到两千元,扣留驾驶证一到三个月。如果情节严重,比如醉酒驾驶导致事故,可能直接吊销驾照且五年内不能重考。
第三种是坐牢的风险。当事故造成一人死亡或三人以上重伤,或者直接损失超过三十万元时,全责方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。按照刑法规定,这种情况最低要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。要是撞人后逃跑,刑期会增加到三到七年。
二、保险赔付中的隐藏风险
买了保险不等于能全额获赔。现实中很多车主发现,保险公司会用各种理由减少赔偿。某位车主在撞坏路边商铺后,保险公司以"未及时报案"为由只赔了七成损失。
交强险最多只能赔20万元医疗费和18万元财产损失。商业三者险虽然保额更高,但合同里藏着不少免赔条款。比如无证驾驶、酒驾、车辆年检过期等情况,保险公司可以直接拒赔。即使符合理赔条件,保险公司还会扣除10%-30%的免赔率。
车损险赔付也存在限制。如果车辆达到报废标准,保险公司只按车辆当前价值赔偿,而不是新车价格。有位车主花15万买的车,开了三年后全损只拿到9万赔偿。
三、信用记录上的永久污点
现在信用系统越来越严格,交通事故全责会影响个人信用。某银行公开的贷款审核标准显示,两年内有全责事故记录的客户,车贷利率要上浮15%。多家保险公司实行浮动费率,全责事故会导致次年保费上涨30%-50%。
更严重的是职业限制。出租车公司、物流企业的招聘要求里,明确写着"三年内无全责事故记录"。某快递员因为一次全责追尾事故,失去了晋升车队队长的机会。
四、事故处理七步指南
第一步要立即打开双闪灯,在车后50米放三角警示牌。用手机拍下车辆位置、刹车痕迹、散落物位置,最好录制全景视频。有目击者时要当场留存联系方式。
第二步报警时要说清具体位置,比如"XX路与XX路交叉口北侧50米"。等交警时不要移动车辆,除非影响交通。挪车前要用粉笔或石块标记车轮位置。
第三步做询问笔录要坚持实事求是。有位司机因为慌乱中说错行驶方向,导致后期理赔困难。可以要求查看交警的执法记录仪视频,确保记录准确。
第四步收集证据要注意时间节点。医院诊断书要加盖公章,误工证明需要单位营业执照复印件。修车发票要保留原件,零件更换清单要详细记录。
第五步保险报案时效很重要。多数保险公司要求48小时内报案,超过时间可能影响理赔。提交材料时要复印全套资料,自己保留一份备份。
第六步遇到诉讼不要回避。法院传票必须签收,答辩期通常有15天。可以申请调取交警的现场勘查图,或者委托律师查阅对方证据。
第七步赔偿执行要留凭证。银行转账要备注"事故赔偿款",现金支付要对方写收条。有位当事人因为用微信转账没留备注,被对方再次起诉要求赔偿。
五、真实案例带来的警示
案例一:新手司机王女士在小区倒车时,撞到突然跑出的儿童。交警查看监控后认定王女士全责。虽然买了100万三者险,但保险公司以"未观察后方"为由只赔80%。王女士自掏腰包支付了6万元医药费。
案例二:货车司机老张疲劳驾驶引发连环追尾,造成三人受伤。法院判决老张构成交通肇事罪,处两年有期徒刑。出狱后发现被列入交通失信名单,无法应聘任何驾驶岗位。
案例三:陈先生雨天超速撞上护栏,保险公司定损7万元。修车后发现安全气囊未更换,起诉后法院判决4S店和保险公司连带赔偿。这个案例说明车主有权参与定损过程。
相关法律条文:
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明确,机动车全责时应承担全部赔偿。保险法第六十五条规定,保险公司可直接向受害人赔付。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三条指出,赔偿顺序是先交强险后商业险。
事故处理流程图:
现场保护→报警求助→配合调查→收集证据→保险报案→协商调解→司法诉讼→履行判决。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时间限制,比如伤残鉴定要在治疗终结后三个月内进行。
行车记录仪视频保存至少六个月,对方索赔误工费时需要提供完税证明。涉及伤残赔偿必须做司法鉴定,自行委托的鉴定报告可能不被法院采纳。


